2007 年,国际会计“四大”公司之一普华永道 (PWC) 发布了一份报告,题为“制药 2020:愿景:您选择哪条路?”他们向制药行业提出以下建议:
人口不断增长,老龄化加剧;医疗需求的新领域不断涌现;发展中国家人民所患的疾病越来越像发达国家人民所患的疾病。这些变化将为制药业带来巨大的机遇……老年人通常比年轻人服用更多的药物;75 岁以上的人中有五分之四服用至少一种处方药,而 36% 的人服用四种或更多。因此,老年人因素将大大增加对药物的需求。
显而易见,报告并不关心疾病的实际原因或管理健康问题的最佳方法。显然,在普华永道的“健康”模型中,对药物的“需求”不断增加可能与拥有老年人口的国家的先进发展有关。这当然是制药巨头们乐见的。普华永道的报告指出,制药商有各种各样的机会推销其产品,并且有趣的是,该报告投入了大量篇幅来报道如何大大扩大疫苗的使用范围:
对生物恐怖主义和流感疫情的担忧也引发了新一轮的疫苗公共投资浪潮,而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等慈善机构正在资助针对疟疾和其他热带疾病的疫苗研究……此外,他们研究的适应症范围令人惊讶地多样化。其中包括针对可卡因成瘾、糖尿病、高血压、阿尔茨海默病、牛皮癣、食物过敏、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尼古丁戒断的疫苗。
本书前几章已经概述了这样一个事实:所谓的传染性疫情和“生物恐怖主义”说法是毫无生物学依据的虚假叙述。更令人担忧的是,疫苗作为一种药物类别,从未被证明能够改善人群的健康状况,但现在却令人不安地被提议用于远远超出其最初的“传染病”范畴的用途。
病原体理论并无可靠的科学依据,然而一个多世纪以来,世界却不断受到源自该理论的各种产品的冲击。我们是否即将目睹另一场骗局,这些即便在其所谓传统作用上都无效的制剂将以另一种伪装被推向毫无防备的民众?此外,我们现在还目睹几乎未经测试的实验性产品获得“批准”,在一个早已被预设观念影响的公众面前投放,这种做法抛弃了任何科学审慎和既有伦理的伪装。
为了继续实现并扩大这些成果,我们很可能会看到进一步的公关活动,将大型制药公司描绘成全人类的慈善力量,而不是通过“公私合作伙伴关系”牟利的企业团体。辉瑞在主流媒体中的英雄形象并未逃过健康自由防御基金(Health Freedom Defense Fund)的关注。在一篇题为《辉瑞公司的故事——医药帝国与企业腐败的案例研究》的文章中,他们报道说:
在新冠危机的过去三年中,几乎没有哪家公司像辉瑞公司那样获得如此多的关注。在无休止的媒体报道和喧嚣中,辉瑞成功避开了对其过去不法行为的审查,并在主流媒体中被普遍描绘成一家仁慈的企业,其使命是高尚地服务人类……自 2000 年以来,辉瑞累计支付了 10,945,838,549 美元的罚款,涉及 96 项违规行为,涵盖了广泛的罪名。辉瑞的企业犯罪记录可媲美历史上最腐败的公司之一。然而,这并未阻止辉瑞凭借其新冠疫苗成为企业明星。实际上,这家公司从这一产品中获利颇丰,2021 年销售额达到 368 亿美元,成为史上销量最高的药品。
虽然大多数人在新冠时代因恐惧宣传、封锁和经济压制而境况恶化,但大规模疫苗骗局却让制药巨头赚得盆满钵满。世卫组织前医疗官员兼科学家大卫·贝尔(David Bell)博士揭露,公众向疫苗行业及其相关受益者非自愿转移财富的计划仍将继续。他在 2023 年的一次采访中解释说,“这将由纳税人数十亿美元的资金资助。他们估计每年将额外增加 105 亿美元,最大的赢家将是那些生产疫苗的人。”

疫苗制造商们已经确保他们的收益基于产品的预购量,而不是实际使用量。2023年12月,曝出欧洲纳税人因丢弃新冠疫苗至少损失了 40 亿欧元。据 Politico 报道,“自 2020 年末第一批新冠疫苗获批以来,欧盟国家共接收了 15 亿剂疫苗(相当于每个欧洲人超过三剂)。许多疫苗现在散落在整个欧洲大陆的垃圾填埋场中。”虽然我们支持丢弃所有疫苗,但这仍然显示了仅在欧洲就发生的赤裸裸的白昼抢劫。然而,大型制药公司并未就此止步,另有报道称,“疫苗还会继续交付,修订后的合同规定欧洲国家至少要购买疫苗到 2027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