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se Traditions》播客 535:通过营养性运动缓解慢性疼痛,调整身体结构

2025.7.14健康

译自《Wise Traditions》播客第 535 集:Reduce Chronic Pain And Align The Body Through Nutritious Movement With Bam LionHeart
嘉宾:Bam LionHeart
2025 年 7 月 14 日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遭受背痛、受伤和慢性关节问题的困扰?Bam LionHeart认为,就像我们需要回归更自然、原始的饮食一样,我们也需要恢复自然的运动模式,才能重新获得轻松、无痛的自由活动能力。Bam是一名自然运动教练,也是Primal Movement的创始人。今天,他将为我们解析疼痛的根源,并介绍如何将更多“高度营养”的运动融入生活。

他将讨论爬行、行走和奔跑等运动模式的规律,以及如何将这些模式重新带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他还会分析久坐生活方式带来的问题。最后,他指出,尝试对我们来说新鲜但却古老的运动模式永远都不算晚,这些运动对当下和未来都大有裨益。

访问Bam的网站:primalmovement.org


以下文字记录中,粗体文本为主持人希尔达(Hilda Labrada Gore)的发言,普通文本为Bam的发言。

越来越多的人正饱受下背痛、前交叉韧带撕裂和身体僵硬的困扰,而且发病年龄越来越小。我们到底缺失了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我们又该如何逆转久坐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这是第535期节目。我们的嘉宾是Bam Lionheart,他是一名自然运动教练,也是Primal Movement的创始人。Bam将为我们讲解,如何重新引入“高度营养”的运动,帮助我们恢复健康的运动模式、减轻慢性疼痛、调整身体结构,并提升自由活动的能力。


欢迎来到Wise Traditions,Bam。

非常感谢你的邀请。我很期待。

为什么Bam走路方式不同

有趣的是,我们今天要聊的是运动。我观察过你的动作,你的步态和大多数人都不一样。你走路的方式有什么特别之处?

我称之为“原住民步态”或“婴儿步态”。如果你观察刚学走路的幼儿,他们会撅着屁股、挺着胸,像是在用力踏步地行走。这其实更接近人类、原住民和幼儿的自然步态。当我们重新找回本该属于我们的自然行走和前进方式时,动作就会变得有些不同。因为所谓“正常”的步态,其实并不常见。反而是现在普遍存在的步态才是不正常的——很多人走路时脚尖向外,像在拖着步子前行,而不是流畅、轻松地行走。

我还听你提到过,更原始或更自然的运动方式,几乎是从内到外发力,甚至有点像用髋部带动身体旋转。这种说法对吗?

非常接近。最好的描述方式,就是一个“无限符号”(∞)。我们所有的关节和动作,其实都围绕着这种螺旋或无限符号运动,而不是我们传统上被教导的那种线性、二维的运动——上下、前后,甚至有人说走路就是一种“受控的跌倒”。实际上,更自然的运动是一种波浪式的运动,让我们能够流畅地向前推进。

如果你用慢动作观察运动,无论是爬行、攀爬、游泳,甚至是走路和冲刺,你都能看到非常明显的螺旋或无限符号轨迹。内带动外,外又带动内,这种循环往复的运动不断延续。当你开始体会到这一点时,就会发现运动其实是连续且无限的。这是一种再生的过程,让我们能够发挥人类最擅长的能力——长距离地向前行走和奔跑。

你所描述的听起来非常陌生。我知道你说过,这部分是通过你的研究得出的。你观察过儿童、老年人和原住民的运动方式,对吗?

没错。如果你观察幼儿,以及我们本能地自学运动的过程,会发现其中有很多旋转和大幅度的螺旋运动。如果你再看那些没有现代生活方式、没有椅子、很少长时间待在室内的原住民群体,他们的动作同样包含大量旋转和螺旋。而在那些依然保持良好活动能力、行动自如的老年群体中,你也会发现他们的关节活动范围更大,表现出更全面的运动能力,这在当今城市街头是很少见的。

久坐为何被称为“新型吸烟”

我听说过“久坐是新的吸烟”这种说法。我感觉你应该也认同这个观点。

没错。久坐确实会给人体带来很多问题,但问题不完全在于坐着或静止不动,就像我们现在这样。我们也在坐着,但关键在于传统的椅子会让我们的身体呈现90度的夹角。椅子的设计通常是为身高大约5英尺8英寸(约173厘米)的人而设。人们必须让自己的身体去适应椅子的结构。当我们把身体强行适应这种不自然的结构,让身体长时间保持90度的姿势时,就会迫使我们的髋屈肌持续紧张,以维持这个姿势。

正是我想说的。我们的髋屈肌变得非常紧张。现在的年轻人身体状况很糟糕,比如背痛、前交叉韧带撕裂,还有各种以前不常见的问题。我的感觉对吗?

你说得没错。过去我们并没有那么多这类问题。如果看统计数据,无论是慢性损伤、急性损伤、下背痛还是前交叉韧带撕裂等,都在持续上升。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普及,这些问题越来越多。我们必须思考,“为什么?”我之所以做现在的工作,就是因为我在思考,“为什么我们作为人类会经历这些问题?为什么这些问题在更年轻的人群中也越来越普遍?”

回到久坐这个问题,你觉得主要是椅子的错吗?

百分之百,我认为椅子要为很多问题负责。

我们从小学、中学、高中、大学一路走来,后来进入职场,大部分时间都是以你刚才描述的90度姿势坐着。

我认为我们与椅子的关系,最好的比喻就是回到人类最初发展的姿势,也就是我们的“安全姿势”——胎儿姿势。我们每个人都是在母亲子宫里的胎儿姿势中发育成长的。如果我们非常疲惫,或者遇到危险物体要掉下来时,下意识都会蜷缩成胎儿姿势,因为那是我们最安全、最受保护的状态。这种姿势对我们来说非常自然。当我们坐在地上时,其实也是胎儿姿势的某种小型变体或扩展。

而椅子则完全忽视了胎儿姿势,甚至让我们处于一种不自然的位置。如果椅子的姿势是自然的,我们在母亲子宫里就会以90度角发育,但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在母体中是以接近斐波那契螺旋、紧密蜷缩的姿势发育的。人体的收缩和伸展遵循着非常特殊的模式。我们所有的坐、站、走、跑、跳,其实都是胎儿姿势的扩展。每当我们偏离这种自然的模式、这种“神圣几何”,就会让身体承担本不该有的额外负担。

坐、站、走、跑、跳,其实都是胎儿姿势的扩展。每当我们偏离这种自然的模式、这种“神圣几何”,就会让身体承担本不该有的额外负担。

椅子本身并不是敌人或者说绝对有害,问题在于我们在椅子上坐的时间太长了。孩子们在学校里长时间坐在椅子上,成年人在办公室椅子上工作也需要长时间久坐。我们花在这些不自然姿势上的时间,才是导致补偿性身体模式、髋部和颈部紧张、肩膀前倾、尾骨内收等问题的根源。大多数人所经历的这些身体问题,其实都源于我们的生活方式选择。

假设我们不在学校,也没有在办公室辛苦工作。回到家后,我们还是会坐在沙发或椅子上。就像你说的,我们会弯着身子,变成那种“香蕉姿势”。我听你也这样称呼过。

我们之所以叫它“香蕉”,是因为我们不希望自己看起来像一根香蕉。但如果你长时间待在沙发或椅子上,就会变成那样。当你站起来时,你的神经系统和身体组织已经适应了这种姿势。我们的神经系统一直在学习、在思考:“我们需要做什么?”如果我们总是去沙发或椅子上坐,神经系统就会“听话”,它会让你在这种姿势下变得更强壮。于是你的髋屈肌变得又紧又强,颈部前侧也变得紧张,身体就一直保持在“香蕉姿势”。当你站起来走路时,就会出现那种不自然的拖步,因为你还停留在“香蕉姿势”里。你本来是坐着的,现在却要进入一种运动型的步态,这会让神经系统感到困惑。

高水平运动者的动作分析

你还分析过高水平运动者,甚至是那些年纪大了还能保持良好活动能力的人。他们的动作有什么特点?他们是不是避免坐椅子?你觉得他们是怎么理解这种螺旋式运动的?

首先要承认,螺旋式运动对我们来说是天生的。通常在上幼儿园之前就已经具备。如果你能想象一下公园,或者幼儿园的操场,你会看到小朋友们像奥运短跑选手一样奔跑。他们没有经过训练,也没人教他们,这完全是本能。这是我们自学的方式,因为这是在时空中前进最有效率的运动方式。

大多数幼儿园年龄的孩子和高水平运动员,都会展现出非常相似的运动模式。这些模式在传统机构的教学体系里并不常被提及,比如我们常说的步态分析,往往是线性、二维的,甚至只是从侧面观察。但如果你从正面观察奔跑,会发现那几乎是螺旋、螺旋状的运动。你会想,“这种运动从哪里来?我们长大后怎么保持?”如果我能一直保持这种“神圣的螺旋”,我就能一直保持向前行走的能力。行走,是我们人类最根本的能力。

我们或许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走路方式。

如果你有一个比较传统的成长经历,大部分时间都坐在椅子上,那么你可能没有机会真正发展出属于自己的自然步态。作为人类,我们应该在成长为成年人的过程中,通过走路、运动、下蹲、髋部屈伸等多种动作,顺应身体的变化和成熟,与身体保持协同。如果因为久坐而打破了这种发展模式,随着年龄增长,我们就需要重新找回那些自然的运动方式。就好像在进化过程中,我们错过了本该参与的那一部分。

健身房里的正确运动方式

那去健身房呢?如果我觉得,“我喜欢这种观点,我需要更自然地运动。我打算去锻炼,做一些抗阻训练。”

去健身房本身是件好事。归根结底,健身房是对我们当下生活方式中缺失运动的一种补充。我们常常认为“肌肉等于力量”,只要肌肉多,就一定健康。虽然有一定道理,但肌肉的存在本质是为了运动。在自然环境下,人类的进化顺序正好相反。如果你观察孩子、体力劳动者或原住民,他们的肌肉都很发达。这是因为他们的运动环境和运动输入,促使身体发展出相应的肌肉结构。我们现在看到的、追求的美学标准是“我们需要肌肉,怎样才能长出肌肉?”

我们把运动当成了服务于肌肉的工具,但在自然状态下,肌肉始终是为运动服务的。如果我们明白运动才是生命的基础,不只是运动本身,更是行走、双足行走——向前行进才是人类最根本的运动方式——那么一切就变得合情合理。如果我们打破了这种模式,说“我不在乎运动或行走,这对我不重要,我只要肌肉”,那就像是在纸牌屋上建高楼,随时可能坍塌。

我们把运动当成了服务于肌肉的工具,但在自然状态下,肌肉始终是为运动服务的。

你会反复看到这样的现象:人们去健身房练出一身肌肉,却出现背痛、膝痛、肩痛。健身房反而让他们受伤,不得不去做康复,休息直到身体恢复,然后又回到健身房。这种反复循环应该引起大家的警觉:我们现在的做法,其实并不符合人体真正的生理和解剖学规律。

你能再举一个例子或者做个类比,说明我们对“需要肌肉才能运动”这种观念的误解,以及我们是如何本末倒置的吗?

换个角度来说,我们常常认为应该变得强壮,或者拥有更多的肌肉。力量似乎成了衡量健康或运动能力的标准,但实际上,整个人体的解剖结构就是为了行走和奔跑而设计的。移动能力远比你能举多重、能推多高、卧推多少重量重要得多。从解剖学角度看,我们的身体更适合奔跑的速度、攀爬的高度和距离,这些与我们的结构更契合,比你能卧推多少或深蹲多少更重要。当我们把关注点放在“力量输出”上时,其实是在逆着我们天生的解剖结构而行。

为什么我们应该经常冲刺

你听说过有个人吗?我一时想不起他的名字。他建议说,如果我们每天只要冲刺几次,而且时间不用太长,就能拥有理想的身体状态。他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他的身材非常棒,而且好像已经40多岁了。他的观点就是:“只要冲刺,然后看看会发生什么。”你认为这是真的吗?

我认为是真的。我们普遍认为必须去健身房,必须锻炼力量,因为我们需要变得强壮。但我相信,人类天生就非常强壮。如果你接触过婴儿或幼儿,就会发现他们能搬起很重的东西,能爬上跳下,几乎像是极其有韧性的“小超人”。他们展现出的这种自然力量,正是因为他们的神经系统和运动模式非常好。

如果让我重新选择,或者如果我有孩子,我会思考如何保护和维持这种天生的能力。方法就是持续奔跑、持续冲刺、持续行走和前进,尽量少坐椅子、少久坐,让神经系统和身体不断接受这些小剂量的刺激,保持活力。一旦我们停止这些自然的活动,能力也就会逐渐丧失。

很多人确实停止了冲刺。我最近听说一项统计,大多数35岁以上的人再也不会冲刺了。我猜他们觉得没有这个必要,或者没有意识到冲刺的好处。你觉得他们为什么会放弃?

这是因为我们没有把冲刺能力当作优先事项。我们更重视力量训练和外观美学,而不是身体的灵活性和健康。外表美观比运动能力更被看重。如今有了飞机、汽车和自行车,奔跑甚至冲刺在现代生活中似乎没有太大意义。如果这些交通工具突然消失,或者你遇到需要奔跑、冲刺去帮助别人、或者为了某种原因逃离危险的情况,你就会意识到,这种能力其实是我们生存和作为人类的基础。

重新连接我们的运动智慧

我在全球旅行时注意到,最偏远的原住民群体并没有健身房,但他们的体格依然非常健壮。比如奥莫河谷的妇女能在头顶扛着巨大的水罐行走,却从未专门锻炼过。

我们有一些相关的说法或比喻。我在武术圈里经常听到,“他有‘农夫力气’。”我们都知道,户外体力劳动或手工劳动与强壮体格之间有天然联系。很多没进过健身房、没做过传统锻炼的人,依然非常强壮。锻炼其实只是对我们生活方式缺失运动的一种补充。

锻炼本身只是对我们生活方式缺失运动的补充。

我最喜欢用来说明这一点的画面就是:你不会看到原住民在锻炼。如果你是一个原住民部落的人,突然在大家面前做俯卧撑、波比跳,大家会觉得你有精神问题。“你在干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这并不是为了完成某项任务,也不符合他们的生活环境。在原住民的生活中,运动就是生活本身。

为了生存,他们必须不断运动。而我们打破了这种循环,因为现代生活不需要我们去种地或打猎,只要走到超市,甚至用Instacart就能买到所有食物。运动变得无关紧要。赚钱也只需要用手指敲键盘。现代生活中,我们为生存所需的运动量极低。反观自然环境中,为了生存和发展,你必须终身保持高水平的运动能力。运动对我们来说曾经是无比珍贵的。

既然我们现在的生活如此现代化,大多数人都是靠打字、发邮件等用手指赚钱,这或许也是为什么健身房锻炼对我们来说变得如此重要——因为我们不再需要种地、打猎或采集。那你有什么建议吗?有没有什么解决办法,还是我们只能在这种矛盾中生活?

我建议大家可以用“食物”来做个类比。其实没多久以前,我们才开始了解“宏量营养素”,比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糖分等,每种都有一个理想的配比。这是我们对营养和饮食最初级的理解。随着我们不断进步,提出更多问题,看到越来越多人生病,我们开始意识到,“不仅仅是吃什么,更重要的是食物的品质。”这一点非常关键。

去健身房锻炼确实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锻炼,以及运动的“质量”,就像食物的质量对我们至关重要一样。要想获得高质量的运动体验,我们必须具备基本的认知和教育,了解哪些运动对身体“营养价值”低,哪些运动对身体“营养价值”高。

事实证明,那些“高度营养”的运动,其实正是我们婴儿时期(0到2岁)所做的动作:趴在地上、仰卧、爬行、行走、单腿动作、大量旋转性动作、攀爬、跳跃等。我们小时候自然而然做的那些动作,正是让我们保持生命力和活力的关键。而高强度阻力训练虽然有高风险、高回报,但也意味着需要权衡利弊。

我在参加的一个活动上看到一个一岁的小孩。他在台上爬来爬去,快到边缘时却没有掉下去。有人在旁边看着他,心想“他妈妈在哪儿?”他自己在观察,似乎在思考,“我要不要自己下来?”他做的正是你描述的那些动作,Bam。他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地完成的,而且很享受。他不会觉得,“哎呀,我不该那样做,我的身体不舒服。”

当我们观察孩子,尤其是幼儿时,会发现他们通过运动的语言与世界、他人甚至自己交流。他们对自己身体有很强的运动感知能力,这正是他们能够在世界中自由探索的基础。一旦我们开始学习语言、交流、用理性思维处理问题,我们就逐渐远离了边缘系统,也不再主要依靠运动和本能去与自己、环境和他人沟通。

我们完全可以在学校里重新优先考虑这一点,把“运动智能”——也就是我们感知、行动、平衡与适应环境的能力——放在和算术、词汇同等重要的位置。运动智能是我们能够顺利度过一生、自由行动的基础。可惜现在我们并没有把它放在优先位置。

富有“营养”的运动与“低营养”运动的区别

你给了我很多值得思考的内容。我想回到你刚才说的“营养性运动”和“低营养运动”的区别。你提到,营养性运动是让我们以更自然的方式活动身体,而低营养的运动可能就是比如抗阻训练。你还有其他可以归类为“营养”或“非营养”的运动吗?

我们可以用一个最简单的模型来理解,这也是Primal Movement所采用的思路:什么才是自然的运动方式?自然运动的核心是——所有运动本质上都是螺旋式的。大多数自然运动都是单侧的、旋转性的。比如走路,就是从左侧到右侧切换;我们用一只手或另一只手做事。无论是投掷还是奔跑,实际上都是利用身体的对角线,而不是双手双脚同时发力。我们的脊柱也会大量弯曲和旋转。高度“营养”的运动允许脊柱弯曲和旋转,通常以单侧为主,具有螺旋特征。很多时候,这些动作是行走或胎儿姿势的某种变体。

“低营养”的运动则要求我们的脊柱保持僵硬、挺直,要求我们同时用左侧和右侧身体。这类运动对身体来说并不自然,在现实生活或自然环境中很少用到。大多数时候,我们做的其实是螺旋、侧弯、脊柱活动的动作,像爬行一样,左右两侧交替配合,神经系统需要学会如何让身体各部分协同工作,而不是做那种线性、上下、二维的动作。二维运动对身体来说其实是很困难的。

你刚才提到爬行。这让我想到,美国医学协会不是曾建议,婴儿爬行已经不再是典型的发育里程碑了吗?

是的,其实是美国疾控中心(CDC)。CDC已经把爬行从人类婴幼儿的发育里程碑中删除了。这非常令人担忧,因为爬行对于我们后续行走、奔跑,以及左右身体交替前进的能力至关重要。爬行能够锻炼身体后侧,教会我们直立行走时所需的交叉螺旋运动模式。为了能够直立行走,我们必须先经历在水平面上的爬行,理解这种螺旋运动和完整的运动模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用两只脚行走的力量——这是人类独有的奇迹。

我们是唯一真正实现双足行走的哺乳动物。能做到这一点本身就是奇迹。而实现这个奇迹的前提,就是必须经历爬行这个基础阶段。如果没有经历这个基础阶段,孩子一旦学会直立行走,就容易出现拖步、左右摇摆的步态,这种情况在很多人身上都能看到。这不仅会影响运动效率,还会加速关节和结缔组织的损耗。爬行是我们成为运动者、学会高效前进的根本。

那他们为什么要把这个里程碑去掉呢?我不太理解。

我也不理解,但这反映出我们全球范围内对人类自然运动方式的认知还很欠缺。比如我们允许孩子在求学期间长时间坐在椅子上,成年人也整天坐在办公室椅子上,这都说明我们对人体所需的“运动营养”缺乏基本认知。删除爬行这个里程碑,说明我们并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才是人类的自然运动方式,以及如何去保护它。

你是如何获得这种深刻理解的?

我最初获得这种理解,是通过武术和巴西柔术。在垫子上训练动作时,你会很快分辨出:“这个动作有助于实现我的目标”,“那个动作则没有用。”你会开始把一个人的身体分解,找到那些不自然、不安全的姿势,并加以利用。你会明白,怎样扭转对方的手臂,使他们的身体变得脆弱。而当别人用同样的方法对付你时,你就会学会如何让自己的身体处于既强壮又安全的位置。

这些姿势对我的关节来说既安全又有力。当你在武术层面理解了这一点,再去看各种锻炼或日常动作时,你就会发现,“这个锻炼让我的身体处于不安全或不理想的位置,我不想让我的神经系统习惯这种模式。”你会更多地从神经系统的角度去看待身体和动作,而不是单纯关注肌肉力量和二维动作。

在武术中有了这种体会后,我开始不断追问:为什么有人容易受伤?为什么有些人无法完成我小时候能做的动作?为什么有些运动员表现优秀,有些却不行?这些问题让我不断深入,向许多杰出的老师学习,比如Andre Miller、Foundation Training的Eric Goodman、Peter Gaskill、Esther Gokhale,以及GOATA的Jose Boesch等。还有很多其他老师帮助我不断理解、不断接近“人类如何自然运动”这个问题的答案。

重新找回你的自然运动

我想在这里稍微唱个反调。其实我们大多数人,包括你自己,可能也曾像你描述的那样,在学校和工作中多年坐在椅子上。那我们是不是已经太晚了?你的意思是,“算了吧,我们都走错路了,没法改变现状”吗?

不是的。无论你什么时候想要开始运动、重新找回自然的运动方式,都可以做到,任何年龄都不晚。这就像你之前不了解饮食健康,一直吃得很差。那么什么时候开始改变?答案就是现在、此刻。当你开始行动时,你会逐渐感觉越来越好,进入一个积极向上的循环,而不是身体越来越僵硬、越来越不舒服的恶性循环。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运动优雅地老去,任何人、任何时候都可以加入到这种实践中。我最推荐的方式,就是从家里做起,重新审视你和沙发、椅子的关系。你有多久没有从地上起身、又回到地面?多多回归地面吧。

“回归地面”,这甚至可以拍成一部电影,就像《回到未来》一样。我很喜欢你的这个建议。你描述的那些幼儿自然运动的方式,听起来真的很有趣。

真的非常有趣。以自然的方式自由运动,会让我感到无比愉悦,因为在地上休息本身就很舒服,对髋部、灵活性都很有好处。我们现在做这个节目时坐在地上,这对我的脚踝、膝盖和髋部都很有益处。等我们结束节目,从地上站起来时,我会感觉身体更有活力,神经系统和大脑也会有这种感受。我会想要去奔跑、去攀爬,甚至去健身房锻炼。

这就像你在幼儿园操场上看到的那样。你可能会问:“这些孩子为什么要奔跑?他们是在锻炼心肺功能吗?”当然不是,他们只是想感受风吹在脸上的感觉,想感受脚下的草地,想体验身体的律动,因为运动本身让我们感觉很好。好的运动,就是应该让你感觉愉快。

你不知道我遇到过多少做CrossFit、开健身房的人,他们都说:“我们必须做出改变。”虽然他们看起来很强壮,肌肉发达,但其实都在忍受各种疼痛。

现在很多人都在和疼痛作斗争,这已经变得非常普遍。也正因为如此,大家开始觉得这很正常,甚至理所当然。

觉得这是“正常衰老”。

但仅仅因为普遍,并不意味着正常。许多人饱受慢性疼痛困扰,但这并不是人类本该经历的“正常状态”。我们应该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主动提出疑问:为什么我的膝盖会疼?为什么髋部、肩膀总是紧绷?为什么我下蹲、弯腰系鞋带都变得困难?甚至只是系个鞋带、抱孩子都觉得很费劲,这到底是为什么?

当你开始思考这些问题并寻找答案时,你会发现其实答案就在身边。像我这样的人正在努力为大家提供居家、简单易行的解决方案,让大家能够重新找回自然的运动能力。你完全可以轻松下蹲、抱起孩子,和孩子一起在户外奔跑而不觉得疼痛、不气喘吁吁、不精疲力尽——因为这才是人类本应有的生活方式。

从疼痛到无痛:真实案例分享

我还有两个问题要问你。第一个其实不是问题,而是一个请求。我想请你讲一个你亲身经历的案例,讲述某位客户如何从日常疼痛、难以完成日常任务,到最终实现无痛生活。我知道Primal Movement的目标就是帮助人们变得强壮、无痛、健康。

我最喜欢的一个客户今年五十多岁。他的成长经历很典型——学生时代常年坐在教室椅子上,后来又在办公室工作多年。幸运的是,他在五十多岁时退休了。他的退休生活也很常见——想把大部分时间花在打高尔夫球上。当他找到我时说:“我现在根本没法打高尔夫,每次打球背就疼。我很喜欢高尔夫,但身体真的受不了。我现在的生活已经无法继续,因为我最想做的事情,身体却不允许我做。”我们的目标就是“让你能重新打高尔夫”。高尔夫是不是一种自然运动?其实并不完全是,但它本身很美好。

高尔夫确实像你说的那样,有很多旋转动作。

没错,就像冲浪、高尔夫一样,作为人类,我们有很多方式可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经过三个月的训练,他的背痛消失了,慢性疼痛不再困扰他。我们慢慢让他重新回到高尔夫球场。只要外面不下雪,他就会去打球,感觉非常棒,玩得很开心。最让我欣慰的是,看到他从“我再也做不了这些事,因为身体疼痛”转变为“我可以重新找回自己的爱好,我可以打匹克球,可以打高尔夫,可以散步,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在户外玩耍,不用再担心背痛、膝盖痛或其他健康问题”。能够帮助别人实现自我疗愈,重新找回那些让他们充满活力的生活,这对我来说是最有意义的事情。

在地上共进晚餐

我可以想象,这种成就感有多令人满足。Bam,我想问你一个我最喜欢在节目结尾提的问题。如果读者只能做一件事——通常我会说是为了改善健康,但这次是为了让他们的动作更高效、更优美、更自然——你会推荐他们做什么?

我最推荐的一件事,尤其是如果你是一位父母,就是邀请家人在吃饭时,把餐桌搬到地上,大家围坐在地垫或小坐垫上吃饭。让这个仪式不仅仅是为家庭或社区、为身体提供营养,更是为你的关节带来滋养。如果你每天和家人这样做一次或两次,这将会让你逐步走向康复、再生,重新找回自然的运动能力——比如下蹲、在地面上伸手、无痛行走等。

太棒了,Bam。非常感谢你。这次交流非常愉快。我代表韦斯顿·A·普莱斯基金会感谢你的到来。

非常感谢你的邀请。我也很高兴能参与这次节目。


关于Bam LionHeart

Bam Lionheart是一名自然运动教练,也是Primal Movement的创始人。他致力于帮助他人恢复健康的运动模式,减轻慢性疼痛,调整身体结构,提升每个人自由运动的能力。

喜欢这篇文章吗?

欢迎与他人分享,帮助我们传播宝贵的信息和见解!

分享

订阅电子报

Newsletter Subscription

相关文章

THR 播客:化学牢笼:让你持续生病和顺从的日常毒素

THR 播客:化学牢笼:让你持续生病和顺从的日常毒素

你不仅正在慢性中毒,还被系统性地隐瞒了真相。每天,你都在遭受一场无声、无形的健康攻击——无论是你吃的食物、喝的水、信任的产品,还是家中的空气,这一切都被“武器化”了——无论是有意为之,还是严重疏忽。在本期 THR 中,安德鲁·考夫曼博士为你梳理了最常见的毒素、它们对身体的影响,以及日常减少暴露的实用方法。

《Wise Traditions》播客 533:花园能否助力实现世界和平?

《Wise Traditions》播客 533:花园能否助力实现世界和平?

粮食的丰盈真的能带来和平吗?“食物森林丰盈”项目的创始人吉姆·盖尔(Jim Gale)坚信答案是肯定的。今天,他将与我们分享自己宏伟的愿景,并提供切实可行的种植方法。他详细解释了永续农业的原理,以及我们如何在世界各地任何地方开始种植食物,创造出能够消除疾病与分裂的丰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