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新的健康隐患?

2025.3.24健康

译自萨曼莎·贝利博士发表于《堪培拉日报》(Canberra Daily)的文章:Your home’s new health hazard?
原文链接


过去五年,人们对“公共卫生”的真实面貌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这一认知的提升,主要是因为各国政府选择以强制手段来推行所谓的“健康”措施。当封锁、口罩令和疫苗护照遭到公众反对时,包括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在内的一些政权,用警棍和子弹进行了回应。

部分政客则采取了“胡萝卜加大棒”的策略。例如,2021 年 5 月,纽约市长比尔·德布拉西奥(Bill de Blasio)在镜头前大口吃着快餐,夸张地喊道:“嗯……接种疫苗吧”,以此推广新冠疫苗。《雅虎新闻》对此报道道:

“…德布拉西奥吹嘘纽约市为鼓励更多市民接种疫苗而推出的激励措施。其中一项福利是 Shake Shack 的礼品卡——承诺在未来几天内接种疫苗的人可以获得免费薯条。在宣传接种疫苗的好处时,德布拉西奥仿佛化身《辛普森一家》的荷马·辛普森,坐在桌前,面前摆着薯条、汉堡和一大杯软饮。”

这一幕荒诞不经,德布拉西奥俨然成了一个推销员,兜售的“套餐”里既有制药公司的产品,又有劣质的快餐食品。而这还不算完,随后,许多国家推出“疫苗护照”时,也在大肆宣传其“好处”,比如可以去看摇滚演唱会、进入夜店等等。“公共卫生”已彻底堕落成了一场低俗的闹剧。

在新冠时期,许多独立研究人员警告公众不要轻信所谓的‘公共卫生’,其中包括加拿大生物统计学家克里斯汀·马西(Christine Massey)。我们曾采访她,讨论那些被所谓的“卫生”当局推崇、实则有害的伪科学。结论是:如果你真正关心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就必须自己做研究。

对我个人而言,这种对公共卫生的新一轮质疑,使我开始深入调查远超新冠范围的健康问题。例如,我们家不再使用防晒霜化学洗发水巴氏消毒奶。此外,我之前在《堪培拉日报》(Canberra Daily)也曾解释过,我们家对药物的警惕态度,包括为什么我不再给孩子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

当然,这并不是说所有的公共卫生措施都是错误的。正如我上个月在《医疗骗局》一文中所探讨的,历史上真正有益的公共卫生措施主要体现在营养、卫生和改善生活环境。然而,你应该已经察觉到,如今政府认可的“医疗保健”早已变了味。它的本质是强制、贿赂、药物推销,甚至对医生的迫害(比如像我这样的医生)。

因此,如果健康是你的优先事项,那么当政府宣称某项新技术是“你最好的选择”时,你应该保持警惕。这就引出了我们今天的主题—— LED 照明。回想不久前,大多数人对 LED 的唯一认知,还是电子设备上的红色指示灯。然而,自 1990 年代以来,技术的不断进步让 LED 灯能够发出明亮的“白光”。(事实上,这种白光是通过波长分离的蓝光,只是在人眼中看起来像白色。)

随着 LED 灯的生产成本大幅下降,到了 2010 年代,LED 照明已在全球普及,许多家庭和企业甚至完全改用了 LED 灯。在新西兰政府运营的网站上,LED 灯被宣传为“家中最好的灯泡”,其卖点主要围绕节能和环保。但它对人体的影响呢?

遗憾的是,我们其实是第一代实验品,LED 灯的长期健康影响仍未明确。早在 1999 年,一项实验就发现,老鼠在 3 至 6 小时的蓝光照射后,视网膜受损。然而,目前对于人眼受损的临界值,以及它与黄斑变性、白内障等眼疾之间的关系,仍然缺乏系统描述。可以确定的是,我们的蓝光暴露量在短短几十年内呈指数级增长,不仅来自 LED 照明,还有电子屏幕等设备。

虽然蓝光的健康风险尚未完全揭示,但一个确定的负面影响是它会扰乱正常的睡眠周期。例如,2015 年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睡前使用 LED 屏幕设备会对睡眠质量产生负面影响。而长期的睡眠紊乱,已被证明与多种健康问题相关。对于那些沉迷电子屏幕的孩子来说,这一点尤为值得注意。

人们当然希望节省开支,但这并不是“同样的产品,更低的价格”这么简单。不同类型的光源对健康的影响截然不同。事实上,随着照明技术的“进步”,它越来越偏离自然光的特性——而太阳光才是对人体最理想的光源。

本篇文章无法详细探讨 LED 光照与健康的具体影响。如果你想深入了解,我建议观看我的最新视频 《LED 灯正在摧毁你的健康?》。在视频中,我分享了我和家人对 LED 照明的亲身经历,以及我们最终的选择。如果你只想知道结论:面对 LED 灯,我们建议采取“预防原则”——谨慎为上。

喜欢这篇文章吗?

欢迎与他人分享,帮助我们传播宝贵的信息和见解!

分享

订阅电子报

Newsletter Subscription

相关文章

THR 播客:亚甲蓝的风险与益处——医学研究是怎么说的

THR 播客:亚甲蓝的风险与益处——医学研究是怎么说的

在这一期的 THR 中,我将带你深入评析亚甲蓝——这个在主流与另类健康圈都备受关注的物质。它被宣传为一种强效的疗愈方案,有些人甚至每天服用,一些知名人士更称其为医学上的突破。然而,当你追溯它的起源,并仔细审视背后的科学研究时,展现出的却是完全不同的一幅图景。